客服热线:010-85229988
  • 五统一模式服务红木全产业链
  • 让红木交易更简单
  • 关注微信公众号
红木家具坚持正统的路不能被打破
2019-03-29 10:04 来源: 北京红木交易中心

古典红木家具走高仿路线,是不是意味着他是一成不变的?不会,一成不变的东西注定是要被淘汰的。一成不变,意味着不进步,终有一天会落后于时代。

消费者对待红木家具的态度存在两极分化,人们本该尽情“享用”(乐享器物之美,重在器物情趣)的家具,却分化成是“供起来”还是“用起来”。结账买单的顾客不是高档古典家具的享用者,他们从不问价,也不在乎是否具有物有所值”价值规律,因此造成了红木家具市场越来越多的虚假造假和表面繁荣。

过去近四十年来,部分商家一味追求市场价值,而不考虑红木家具的精神属性,又因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,红木家具成为人们口中毁誉参半的器物。时至中国文化复兴之际,红木家具才有了崭新的发展。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打着创新旗号的“新中式”,却和明式家具较上了劲。

“新中式”家具,自诩为是在古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,运用现代简单的几何形状来呈现的一种家具形式,更适合现代家居和社会精神需求,打破传统家具的意义。

但是,打破这个事情一定要搞清楚。

首先,打破是由内部打破,而不是由外部打破。这个和打鸡蛋是一样的,由内而外打破,叫新生命,由外往内打破,你打好了也就是个荷包蛋,打不好就是蛋花汤。

“新中式”家具在顾着仿制生产和卖货的阶段,缺乏对设计源头的潜心思考,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探索也远远不够,他们也不知道该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引向何方。一会儿是新古典,一会儿是当代中式,一会儿是轻奢人文,这完全只是浅尝辄止的打破。

如果没有场景和软装、灯光衬托,充其量就是个积木家具罢了!毫无文化根源,那些追崇者除了没脑地叫唤“美!美!美!”就才尽词穷了!

其次,打破之后产生的一套新东西不是更简单了,而是更难了。中国传统家具巅峰时期的明式家具,它是文人雅士将自身审美情趣和奇思妙想融入设计,才有了独特的样式、比例、结构、装饰以及与之匹配的制作工艺。可以看到,满足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的设想,通过造型设计、工艺研发,呈现出可使用的家具,这是中国数百年来的设计逻辑。

然而要有好的创新设计,不是仅靠坚守传统工艺或改变造型就行。

创新的设计往往伴随滋生新的工艺技法或创新的榫卯工艺技法,二者结合才是真正的创新。所以无论结构还是造型,乃至家具的品类都是越来越难了,而不是越来越简单了。

这是“大道至简”?把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简化成一处也没有?

然后,打破这传统的不仅要是行内人,而且要是行内的顶尖的天才。行外的人谈打破,和破坏没两样。作为硬木家具类的红木家具,在新中式家具的设计中,虽然秉承数百年的经典款式和普罗大众喜爱的器型,但是真正还是免不了缺少很多的局限性。

中国设计最重要的思维是敬天,是谦虚,是‘让’的精神”。而红木家具中的榫卯结构,就是“让”的概念。榫头和卯眼,一进一缩,有让的空间,才能够结合地牢固。而“新中式”家具却很多违背设计逻辑,没有好的设计理念,通过删繁就简,违背传统家具设计逻辑,这是“破坏”而不是“打破”。

为了“求真”,最不可缺少细细研磨的红木匠人。

最后,打破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在红木家具制造中,文化的渗透与体现并不是生搬硬套,而是需要细细滋润、潜移默化。如果基础不打扎实了,而急于打破常规,那么就是催产,催产出来的没几个是身体健康的。

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不是是否占有珍稀木材,而是我们在红木家具市场能够赢得多少顾客对红木家具的青睐,圈粉多少,是否能真正能够把品牌做大做强。我们如果单单仅把红木家具物化,缺少对文化以及精神上的谦卑,就会变成everything is nothing(一切都是浮云)的局面。

总之,我们不应该仅仅只关注传统家具的器型及工艺,我们还应该高度关注传统家具背后传达的精神价值。我们要坚持正统,但绝不能“食古不化”,让传统家具在新时代的洪流里大放异彩。
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桂龙红木馆
只用于文化传播,不做商业使用,侵删




版权所有©2016-2018北京红木交易中心有限公司
京ICP备16015565号-2